柏拉图式恋爱

柏拉图式恋爱

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,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。

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。 (2008年2月5日)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。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。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。

此條目可参照德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,此條目在對應語言版為高品質條目。 (2022年8月21日)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,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。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,也不要翻译不可靠、低品质内容。依版权协议,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,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{{Translated page}}标签。

柏拉图式恋爱(英语:Platonic love)或柏拉图式爱情,又稱純浪漫愛情(pure romantic love)、精神上愛情(spiritual love),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追求心灵沟通,抑制性欲的精神恋爱,但該概念并非由柏拉图直接提出,最早由馬爾西利奧·費奇諾於15世紀提出,作為蘇格拉底式愛情的同義詞,用來指代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之間的愛慕關係。

柏拉图和他的學生

柏拉图於《會飲篇》中认为: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,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。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,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。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,心境是平和的,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,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,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,是因为人的本性中,人性强于兽性,精神交流是美好的、是道德的。

按柏拉图的《会饮篇》,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。在那里,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或男子与男子合体的完整的人,到了这世界都分裂为二。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,企图找回自己的“另一半”(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)。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“恋情”,以及同性恋(柏拉图认为同性恋者更加英武有力,也是由于同性恋者是两个男子的合体)。

柏拉圖式戀愛的另一個解釋為博愛和慈悲。代表平等且沒有條件的付出和不是建立在私慾上的愛。

关键点

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,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。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。 (2008年2月5日)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

相关文章